仲夏时节,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,满目葱茏,水韵悠长。近日,苏州高新区生态环境局联合狮山横塘街道、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,启动了苏州高新区首届校园生物多样性课题调研活动。
苏州高新区实验幼儿园(御园)的孩子们,在老师陪伴下,作为第一批“小探索者”,开启了一次生物多样性探索之旅。
科普馆:初识湿地“水精灵”的奥秘
展开剩余81%上午,孩子们乘着小船驶往湿地科普馆。孩子们兴奋地观察湖面掠过的水鸟与摇曳的芦竹,对湿地世界充满好奇:“快看!水里有小鱼在跳舞!”“那只白色的大鸟飞得好高!”惊叹声此起彼伏,自然课堂也由此开讲。
科普馆是探索的第一站,从挺立水岸的芦苇到漂浮水面的浮萍,从净化水体的香蒲到姿态优雅的睡莲,湿地讲解员以生动童趣的语言,向孩子们系统介绍湿地常见的四类水生植物,揭开湿地植物奥秘。
“为什么有的植物长在水边,有的漂在水上?”“哪些植物可以帮助水变得更干净?”轻松有趣的问答互动中,孩子们不仅清晰认识了四类水生植物的独特样貌,还初步理解了这些植物维系湿地生态的作用。
小微湿地:唤醒感官的自然探索
带着科普馆里“装备”的知识,孩子们再次登船,兴致勃勃驶向下一站——祭鱼亭旁的小微湿地,真正的“湿地调查”开始了!
活动中,孩子们拿着放大镜、记录本等,在老师和工作人员指导下,通过“看、摸、闻”的方式,分组对四类水生植物实地辨识和探究。
“哇,香蒲长得好奇怪,像小香肠一样!”“我发现这片叶子的边缘,有毛茸茸的小刺!”孩子们或蹲在小径边,或俯身草丛,小心翼翼触摸挺水植物坚韧的茎秆,感受植物漂浮水面的叶片质感,观察漂浮植物随波逐流的特性,并努力寻找水中的沉水植物。
此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认识了多种湿地植物,亲身感受到生物多样性的奇妙,更在幼小心灵中建立起“保护湿地,就是保护众多生命家园”的生态观。
以童真之名,守护万物共生之美
此次活动是苏州高新区创新生态教育模式、推动生态文明理念“从娃娃抓起”的生动实践。
近年来,苏州高新区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,开展覆盖全类群的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工作,系统摸清区域内生物资源“家底”。同时,依托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、狮子山景区、大阳山景区打造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基地,深度融入中小学生课题研究、生态文明进校园等活动,构筑生物多样性科普宣传长效阵地。
接下来,苏州高新区将深入开展校园生物多样性课题调研活动,让更多孩子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见证者、记录者、乃至未来行动者,共同守护碧水蓝天与万物和谐共生。
苏州市生态环境局
发布于:北京市富牛证券-场外配资公司-重庆配资公司-北京炒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