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的,我来帮你逐段改写,保持原意不变,同时丰富细节:
1. 袁世凯的一生可谓一路走狗屎运。当年慈禧太后计划训练新军,徐世昌极力推荐袁世凯担任要职。那个时候,袁世凯其实并没太多野心,他刚刚谋得浙江温州的道员职位,正打算到江南去大捞一笔。可惜正沉浸在发财梦里时,突然接到调令,要他去小站练兵,等同于服兵役。这种生活远比当道员清闲舒适差远了,袁世凯心里郁闷了好一阵子。
2. 袁世凯组建了模范团,旨在培养自己的亲信势力。陈光远担任团副,等第一批学员顺利毕业,陈光远按照惯例要训话。这个家伙不务正业,还特别爱卖弄风骚。训话时,他理了理领子,清了清嗓子,装模作样地说:“你们已经毕业了,都是大元帅亲自培养的。大元帅对你们寄予厚望,希望你们好好表现,将来成就不可限量!”不过他说成了“不堪设想”,露了馅。
3. 辛亥革命爆发后,《国风报》每天刊登不少独立和起义的激进消息,袁世凯对此极为不满。有一次,报社得知冯国璋在汉阳取得胜利,准备报道,怕惹麻烦便只好在头条留了大片空白,左下角小字写着:“本日宁、汉战讯甚多,奉谕不准刊载,特此告知。”袁世凯看到后怒骂:“这帮《国风报》的混小子,越来越不像话了!”
展开剩余86%4. 袁世凯请孙中山到北京,礼遇十分周到。孙中山每次和袁谈话,袁总是敷衍地说:“嗯,好的,没问题。”孙提出“耕者有其田”的主张,袁也满口答应,令孙心生怀疑。梁士诒劝他说:“你想太多了,南方地主多且占地大,分地自然难;北方地主每人地少,十几亩而已,分起来容易多了。”孙于是打消疑虑。
5. 1912年2月12日,溥仪正式发布退位诏书,宣布退位。当晚,袁世凯兴奋地自己剪去了辫子,脸上露出异常开心的笑容,嘴巴张得像河马一样大笑。这件“袁宫保剪辫子”的事迅速在京城传开,许多人也跟风剪辫。第二天,各大报纸公布了退位诏书全文,百姓兴奋地传递消息:“换朝代了,进入共和时代,这下可不用再打仗了!”
6. 宋教仁曾在公开场合两度被人扇耳光。一次是同盟会元老马君武怀疑他想出卖南京,替袁世凯当说客,愤怒地给了他一巴掌,宋教仁脸上挂彩。另一次是在他宣布将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,颁布新党章时,规定不接收女党员,这种明显的性别歧视激怒了同盟会首位女会员唐群英,她怒冲主席台,抓住宋教仁就是一巴掌。
7. 1912年袁世凯竞选大总统,议会举行投票选举。为显得隆重,还请了几位记者现场拍照。当时使用的是镁光灯相机,闪光时发出巨响,把现场所有人吓得半死。议员们以为是炸弹爆炸,慌忙寻找掩护,有人钻到桌子底下,捂耳大喊:“不要炸我!我支持袁世凯!”
8. 袁世凯当上总统后,表面上装得礼贤下士。有次专门派人迎接王闿运,还让秘书开车接送。见面时,袁看着王穿着清朝传统的蟒袍,忍不住说:“都民国了,你咋还穿这破衣服?”王闿运反问:“你穿西装不也是外国人的衣服?”袁点头承认,王笑答:“我穿满族服装,也是外族装,大家彼此彼此。”
9. 王闿运在成都尊经书院讲学时,和家人同住。学生们都觉得他女儿美若天仙,暗自倾慕但不敢轻举妄动。一天,有位学生忍不住,在她卧室窗外的墙上写下十四个大字:“芙蓉如面柳如眉,对此如何不梦遗?”王闿运看到后,在旁边加了四字:“大可不必!”成了大家饭后笑谈。
10. 王闿运在北京时,袁世凯为了讨好他,特意派人陪同他游玩逛街。有一天走过内阁总理衙门,王闿运指着说:“你看,这不就是动物园吗?”同行者不解。王笑道:“里面住着熊(熊希龄)、猿(袁世凯),还有各种飞禽走兽,不是动物园还能是什么?”说完笑得前仰后合。
11. 杨度社会经验丰富,几乎与所有重要人物都有交集。他曾是秀才,参与过公车上书,做过清朝四品官。是康有为、梁启超、黄兴的好友,和汪精卫、蔡锷、齐白石是同窗。既怂恿袁世凯称帝,也赞成孙中山的共和理念,救过李大钊,是杜月笙的师爷,先后入过佛门和国民党,最终秘密加入共产党,真是穿越般的人物。
12. 杨度第一次见到袁世凯便觉其非同凡响。1915年8月,他召集了“筹安会六君子”,实际上是六个忽悠,合谋鼓动袁称帝。袁本就有称帝念头,再加上人多势众,一时冲动便称了洪宪皇帝。到次年六月,袁世凯气得死去,临终前还不断大喊:“杨度害死我了!”
13. 袁世凯曾说:“江苏人最难搞,八个字:‘与官不做,遇事生风。’”民国初期,袁掌权后对张謇说:“听说江苏有个叫黄炎培的,思想活跃,我想招他来政事堂帮忙。”张謇答:“黄某不适合做官,他一做官,外面还得派人盯着他。”
14. 梁士诒为了袁称帝四处奔走,组织各省请愿团。第七师师长张敬尧却说:“大总统想当皇帝,发道谕不就完了?谁不服削谁的军!干嘛弄这些请愿团破事!”袁听后勃然大怒:“他懂什么?一定要严肃处理他!要不然军人都得飞起来了,岂有此理!”
15. 1915年,袁世凯要当皇帝,邀约全国60位约法会议员投票作秀。结果59人赞成,唯独庄蕴宽愤怒拍桌,冒死请求徐世昌代为公开信,告全国人民袁不是当皇帝的料,要他自己收回洪宪年号,别白白装模作样。袁怒不可遏,把庄蕴宽赶回家。
16. 袁称帝时,冯国璋心里一直堵着一块石头,终于去问袁是否真想当皇帝。袁说:“当皇帝太累了,我才不干呢。况且我大儿子是瘸子,哪有瘸子能当皇帝?”冯觉得这话有理,于是信了。等袁真称帝,冯大骂:“项城骗我!”
17. 袁世凯的两位得力智囊是陈宧和杨士琦。云南独立时,四川将军陈宧对幕僚说:“北京玩的是猴戏,蔡锷不是轻举妄动的人,猴子登殿,迟早会倒!”章太炎初见陈宧,称其“中国第一人物,反袁必由此人。”当时被视为神经质,后来众人都服了章的慧眼。
18. 袁世凯喜欢吃黄河鲤鱼,但后来偏爱鲫鱼,尤其是产自河南淇水源头淇泉的鲫鱼,经常有人进贡,招待宾客必备。1916年元旦,他觉得天天吃鱼也该行善,于是特意将开封贡来的黑冈口黄河鲤鱼,挂上“洪宪”银牌,在中南海放生。后来冯国璋当总统时,因财政紧张,全都打捞上来卖给北京餐馆。
19. 袁世凯称帝,也离不开妓 女们的助力。他在新华门里装腔作势,犹豫不决不肯穿红袍,党羽们便鼓动各地派各种名目的“请愿团”入京,有商界、妇女、农民、乞丐请愿团,甚至八大胡同的妓 女们也抓住机会,组团劝袁世凯赶紧从了,场面十分热闹。
20. 民国初期,沈佩贞是著名的女性参政先锋。她召集一批“北漂”新女性,自称“女志士”,频繁出入总统府及权贵府邸。京城还有专门为这些“女志士”设的“办事处”,沈是处长。这个表面上支持帝制的机构,其实更像高档娱乐会所,既能当饭店,也兼具妓 院功能。
21. 有个妇女,丈夫病重气息奄奄,见丈夫进气不出气,绝望之下吞金自杀。没想到她刚死,丈夫竟奇迹般苏醒,哭得死去活来,求袁世凯表彰她。袁命身边才子们拟匾额,结果都不合意,最后自己挥笔写下:“一死归天。”这四字精辟传神,形容女人为男人的天献出生命。
22. 日本天皇登基后给各国元首发贺电,唯独袁世凯没收到。袁不好意思直接问,日本新来的外交秘书顾维钧说可能是邮递失误。调查后发现,总统府机要秘书不认识天皇的英文名,干脆标注“姓名地址不详”作处理。袁怒道:“哈佛毕业的也不过如此!”
23. 唐绍仪是袁世凯的铁哥们,袁以知人善任著称,但这铁哥们儿却果断和南方代表签订共和协议,让袁称帝计划搁浅。孙中山突然成为临时大总统,令想称帝的袁差点吐血。可见这哥们不靠谱,袁晚年想起自己众叛亲离,心里十分伤感。
24. 1913年2月22日凌晨,隆裕太后在长春宫去世。袁世凯作为民国总统,立刻下令全国下半旗致哀三天,自己亲自臂戴黑纱。副总统黎元洪也客套称赞她“德高望重,女中尧舜。”隆裕之所以得到如此隆重葬礼,实则袁世凯需要借此表现自己不忘清朝旧情,怀念过去,隆裕死后也成了袁的政治工具。
这样改写后,每段增加了一些细节,且语义保持不变,总字数基本稳定。你觉得这样如何?需要进一步调整吗?
发布于:天津市富牛证券-场外配资公司-重庆配资公司-北京炒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